当前位置:首页 >> 旭波之光

病死猪制成有机肥峡江仁和和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有决心滇大油芒

2022-09-07 19:09:23  瑞士农业网

病死猪制成有机肥,峡江仁和和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有决心

峡江县仁和镇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镇,全镇有生猪养殖户583户,768个养殖场。高峰期,全镇年出栏生猪20多万头。田间地头的“红砖排房”,印证了仁和生猪养殖业的辉煌。然而,生猪养殖让群众尝到致富甜头的同时,也结出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苦果。这成了该镇群众反应强烈的民生问题。 今年,峡江县启动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整治工作,仁和镇成为落实此项工作的重点地区。一边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一边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取舍?仁和镇的选择是:既要养猪富民,更要绿水青山。一场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打响。 养殖::发家致富的产业 仁和镇位于峡江县北面,赣江西畔,北邻新余,东靠新干。全镇有9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1.46万。由于紧靠赣江,大部分农田为贫瘠的沙性土质,而且洪涝灾害频繁,农民种田收入不稳定,积极性不高。许多仁和人走出家门,打工赚钱。 2007年,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生猪生产发展的意见》,从良种补贴、税费减免、信贷放宽以及水电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为全县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激发了仁和镇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了生猪养殖快速升温,全镇养猪户逐年增加。 “只要技术过关,谁养猪都能赚钱。”该镇枥坑村委舍下村生猪养殖大户王大平说,“行情好的时候,一头猪能净挣1000多元。”王大平一次出栏最多的是300多头,而镇里年出栏几千头的养殖场有不少。 生猪养殖让一些养殖户盖起了别墅,开上了豪车。但是,十多年的粗放养殖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却日渐显着。 污染:令人震撼的现实 养猪业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却并没有真正过上“好日子”。环境污染像颗毒瘤,极大地降低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猪栏遍地搭建,粪便随意排放,蚊蝇满天乱飞,污水四处横流。”这是该镇许多村庄环境的写照。“以前在山上、田里干活,渴了累了,找一处小水沟,捧了水就能喝。现在站在水沟边上,臭气熏人。”今年72岁的该镇下邓村村民邓淮秀谈起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忧心忡忡,“靠近猪场的水稻田,生虫的情况特别厉害,没收成。更要命的是地下水也受到影响,好多村民已经开始买桶装水做饭了。” 仁和镇涂家村有80多户人家,有32户在养猪。30多座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将整个村庄包围。村民涂桂军家的厨房前不到20米,便是一座养猪场,他母亲说:“到了夏天,那臭气熏得人吃不下饭。晾在外面的衣服上、家里的电线上都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苍蝇……” 存栏,全镇年饲养量达30万头,一头猪的排污量相当于10人的排污量。这就意味着,仁和镇132平方公里的土地,仅生猪养殖的污染负荷便达到一个300万人口城市的负荷量。 环境的污染,给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该镇劳保所的一组数据让人震惊:2015年,全镇重病人数已达2252人,是2010年的2.16倍,总住院费达928.65万元,是2010年的3.3倍。养殖污染,昏天暗地,生存危机愈演愈烈。治理,势在必行。 禁养:壮士断腕的勇气 “沉疴”需下猛药,治污已成共识。而禁养,则是关键。 今年,峡江县按照“禁止新建、控制总量、减少存量、逐步退养”的要求,对全县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明确规定:到2015年年底,禁养区猪场全部关停或搬迁,2016年年底,可养限养区全面完成治污设施建设。 作为全县生猪养殖大镇,仁和镇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然而,经过多年发展,养猪已成为仁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并且,今年生猪养殖行情一片看好,出栏价格一度达到历史以来最高。禁养、限养?谈何容易。 “为了子孙后代,生猪养殖污染必须治,尽快治!”面对老百姓的呼声,该镇党委、政府态度果敢。把治理生猪养殖污染作为民生工程来抓,该镇提出“公平公正、干部带头、先易后难、依法治理”的原则,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下发文件通知,一场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 “划定两区”。村庄、洪堤内堤脚、小型水库200米以内,山塘水库、巴仁线、界仁线、油仁线、通行政村公路中心线100米以内,通村小组主道路中心线50米以内,占用在基本农田范围内为禁养区,一律禁养、关停或转产。禁养区范围之外都是限养区,一律先行停养,经审批治污达标后方可再进行养殖。 “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宣传动员……连续一个多月,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向养殖户宣传讲解禁养政策,耐心说服他们自觉禁养、限养。同时,召开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治理动员大会,发动村党员干部带头空栏,及时处理、转移在养生猪,协助县环保局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为下一步强制禁养提供法律依据。 “全面禁养”。在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该镇出台奖惩机制。对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拆除的给予150元、100元每平方米的补助,禁养区内养殖户空栏后立即断电并签订退养协议,在5天内主动拆除内栏的给予20元每平方米经济补助。同时,对不能及时拆除内栏的按每栋猪栏5000元收取退养保证金,自行拆除内栏后保证金退回,对拒不按期执行拆栏的,镇治污办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内栏,并不予经济补助。 禁养措施引得群众一片叫“好”。生猪养殖户邓淮生说:“镇里决心大,将村庄附近猪场拆迁,这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坚决支持。”在涂家、连潭、下邓等几个污染严重的村庄,笔者看到,猪场整改已基本完成。据统计,目前该镇已经拆除猪场106户,113栋,2.6万多平方米。在治理过程中,仁和镇没有发生一起因治理引起的上访事件。 治污:两全齐美的良药 禁养只是成功的开端,生态要改变,还得靠治理。因为在该镇限养区范围内,还有生猪养殖户177户,养殖场276栋,面积87007平方米,存栏生猪5万多头。 传统的生猪散养,养殖密度低,猪粪、废水下田做肥料,水体、土地、环境有一定的消纳能力,几乎不存在污染问题。但是,仁和镇生猪养殖的密度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猪粪、废水不经过处理随意排放,水体污染严重。 今年9月初,该镇就对所有养殖户下达停养通知书,规定所有猪场在9月20日之后一律不准新进仔猪,在2016年4月30日前必须空栏。限养区范围内的养殖户停养后,立即暂交1万元治污保证金,待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后再行续养,如限养区养殖户不进行治污,则按照禁养区相关规定执行后退回保证金。 在仁和镇的一个养猪场,工人正在新建沼气池,养殖户胡建伟说:“这个沼气池,能够处理9600平方米猪场的污染源,不但治理了污染,还能用沼气做饭,发电,发电量能满足周边200户群众……”据悉,在仁和镇限养区,已经有6个养猪场在建沼气治污设施。 在官田村养殖大户廖军平的养猪场,笔者并没有闻到刺鼻的猪粪臭味,2000平方米的生态湿地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去年,他投入20多万元建起了全市首个绿狐尾藻生态治污工程,变污水为清水。廖军平说:“绿狐尾藻还被当作畜禽的青饲料使用,大大减少养殖成本,实现了养殖治污双赢。”该治污模式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现在已经有2个点在推广。 病死猪随意乱丢,也是生猪养殖污染的一个方面。据介绍,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死亡率5%至10%是正常情况。按此计算,全镇每年病死猪可达15000至30000头。为彻底解决病死猪乱扔甚至流向市场,该镇去年引进畜禽生物化尸机,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处理病死猪,病死猪在化尸机内通过粉碎、烘干、发酵、灭菌的步骤变成高档有机肥。今年,该镇又增加了一台设备,每日可处理病死猪50头。截至目前,共处理病死猪4万头,生产有机肥料1200吨。 转型:持续发展的新路 跟随该镇工作人员,笔者来到枥坑村委舍下村王大平的“生态农庄”。绿树掩映的农庄里,一个巨大的网罩下面,王大平正给他的野山鸡喂食,边上的池塘里碧波荡漾。 如果不是王大平亲口说,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就是他以前的养猪场。王大平将养猪场拆除后,就地取材建起了山鸡养殖场,在以前的水塘里养起甲鱼,在另外一个小猪场内,内栏并未拆除,而里面养的却变成了“豪猪”。王大平告诉笔者,他的野山鸡全部采用生态养殖方法,市场行情非常好,今年已经卖出2万多羽,这一批又可以出售了。此外,他还在筹备开一个餐馆,自养自销山鸡、甲鱼、豪猪等。笔者问他收入与养猪比较如何,他笑着说:“挣钱不比养猪少,但比养猪更放心。” 民生无小事。不养猪了,村民的增收问题该如何解决?开辟致富新路,是仁和镇走的第二步“棋”。 当地政府一方面积极聘请农业方面的项目专家、指导员,到仁和镇为生猪养殖场拆除户免费举办产业转型培训班;另一方面利用该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烟叶、井冈蜜柚、农场果园、特色种养等产业作为群众转产的主要方向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到目前,全镇落实2016年烟叶种植面积2600亩,是2015年的2倍,还有不少养殖户发展特色种养成功转产、转业。 下邓村养殖户邓淮秀以前种过蔬菜,猪场拆除后,他准备搞大棚蔬菜种植。他今年已经72岁了,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采访结束,仁和镇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场面历历在目。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让人心痛,该镇铁腕治污的决心和勇气让人欣慰,引导养殖户转型、转产的效果更鼓舞人心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