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菊蒿

2004年下半年国内小麦市场分析蝶羽毛蕨兰香草忍冬杜鹃玉蕊目栎叶罗伞

2022-09-13 12:31:39  瑞士农业网

2004年下半年国内小麦市场分析

2004年下半年国内小麦市场分析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减产的局面。据农业部预计,夏收小麦亩产比去年提高10公斤以上,总产增加25亿公斤左右,增长约3%。全国夏粮丰收大局已定,几个主产省小麦生产形势喜人,最大的主产省河南今年夏粮总产将达到243亿公斤,增幅为4%,其中冬小麦总产239亿公斤,增幅4.3%,创历史新高;河北省冬小麦总产预计可达102.8亿公斤,增幅为0.9%,扭转了自1999年以来小麦产量连续五年下滑的局面;山东省今年冬小麦收获面积达4660万亩,是近五年来最高年份,其中优质小麦就达2800万亩,预雷楝属计仅优质小麦产量就可达980万吨。

在总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冬小麦全面丰收主要得益于:首先,国家支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力;其次,农业部门科技兴粮作用显著;第三,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控。此外,入春以后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旱情及干热风、烂场雨等自然灾害,也为冬小麦的丰收创造了条件。在丰产的同时,收获季节较为有利的气候也为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冬小麦总体质量也比上年有较大提高,二等以上小麦占主流地位。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新麦收购出现新局面

一、收购主体多元化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收购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随着粮改进程的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数量将逐步缩减,例如,今年河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由2210家缩减到1000家左右。同时,今年的小麦收购主体将更加多元化。《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除了原有收购主体外,具备一定条件、并通过一定程序审批合格的粮食经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均可参与粮食收购。目前活跃在小麦收购活动中的主体包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个体经纪人等,不同主体采取的收购策略及方法各有不同,但以往坐等农民上门交粮的情形已改为走家串户主动收粮。随着多种渠道的介入,势必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但由于目前国内小麦市场正处于盘整期,收购市场存在一定观望情绪,收购较为谨慎。

二、农发行贷款形式改变

今年是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第一年,农发行的贷款形式也将发生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近期农发总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食调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食流转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食仓储设施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今年农发行将围绕“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八个字,以“控制风险、择优扶持、全程监控、按期收回”的基本原则为企业提供收购资金信贷,对企业的资信要求也将十分严格。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保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以及政府调控用粮和其他政策性用粮的信贷资金需要,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按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因此,预计在今年的小麦收购中,储备粮承储企业、地方龙头企业的收购资金充足,而其他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资金与往年相比有可能明显不足,而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资金明显缺位的情况下,收购价格预计将会出现一定回落。

三、农民售粮自主性加大

今年农民卖粮心态也将发生较大改变。首先,由于去年粮价上涨较晚,农民已将大部分新麦售出,因而并未因粮价大幅上涨而得到较大利益。鉴于此,今年农民售粮存在一定观望态度,目前出现代储现象则是很好的说明;其次,今年全面实行对农民直补政策,加之良种补贴、免收特产税、减收农业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农民手中资金较往年宽裕,因此并不急于售粮;第三,今年尽管没有制定新麦最低收购价,但从与稻谷的历史比价关系来看,新麦价格应为0.77元/500克,农民对目前0.70元/500克的收购价不很认同,所以有一定惜售心理。

随着新小麦的收获,收购工作陆续展开,各地开秤价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除了湖北省收购价格走低外,其他地区收购较为稳定或略有走高。目前河南南部新麦的收购价为0.70~0.71元/500克,比5月下旬开秤价上涨了0.04元/500克,北部收购尚未大规模展开。河南、河北、山东三大主产省新产小麦收购在6月中旬将大范围展开,收购价格将开在大果女贞笔者前期预计的0.70~0.75元/500克的范围内,格局将是山东高于河北,河北高于河南。预计短期内新麦收购价格将会振荡缓升,但如果收购资金不到位,6月底至8月底期间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回落,9月份之后将呈稳中有升态势。陈麦收购价格后期将逐步企稳,下跌空间有限。

◆上半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一波三折

2004年上半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可谓一波三折:1月份延续上年底的弱势,稳中略跌,春节过后,逐步回升,3月中旬开始快速上涨,进入4月出现明显回落,随后维持弱势整理。

春节后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首先,2月下旬开始的小麦产区的查库工作,直接影响产区出库积极性,使得短期内市场供应量下降;其次,国内稻米价格大幅快速上涨,拉动面粉及小麦价格;第三,3月中旬各地集中展开竞价销售,高于当时市场价的成交价提振了小麦市场价格;第四,南方销区补库,赴产区采购小麦的积极性较高。

4月份之后价格下跌的原因:

首先,今年冬小麦生长形势自3月下旬明显好转,普遍好于冬前和上年同动手之前已找对了解决办法期,4月下旬、5月上旬小麦主产区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对墒情的缓解极为有利,小麦丰收在望;其次,国家暂免进口小麦增值税,进口小麦成本有较大下降,进口量大幅增加;第三,产区陈粮销售在3、4月份较为集中,市场供应量增加;第四,前期小麦、面粉价格上涨,面粉加工量较大幅度增加,导致经销商手中面粉存量过大,进入4月份,面粉加工企业纷纷限产、停产,导致小麦需求降低。

◆下半年小麦市场行情将以稳中趋升为主

一、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粮价平稳运行

今年从“一号文件”到《政府工作报告》,继而国务院又出台“九项措施”,其目的都是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种粮收益,而较高的粮价则是保证提高集丈量、控制、计算、存储功能于1体农民种粮收益的关键。近期《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为粮食市场规范运行、避免粮食价格暴涨暴跌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总之,政府的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目的就是要让粮价平稳上升。

二、储备小麦需求预计增加,小麦行情利多大于利空

预计今年我国储备小麦需求将有所扩大。首先,由于去年10月份之后国内新麦市场行情大幅上涨,部分承储企业前期轮出而未补库,后期价格始终没有明显回落,因此肯定存在一定轮空的情况,今年新麦上市后储备补库需求将较常年增加;其次,由于国内新麦市场供求状况正在发生转变,加之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今年许多省计划增加地方储备数量,河北省将增加5亿公斤小麦储备,山东省地储规模在年内将达到33.69亿公斤;第三,前期主销区小麦库存较少,随着供求关系的转变,主销区对小麦库存已引起重视,预计今年主销区小麦补库需求将较强。由于储备补库对小麦的需求较常年将增强,加之储备部分收购资金有充足的保证,因此,对后期小麦市场行情所起的作用利多将大于利空。

三、小麦增产、进口增加,供给压力缓和

尽管当前国内小麦市场供求形势正在逐步改变,长期仍是支持小麦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但从近期来看,小麦市场供给压力较为缓和。首先,今年我国冬小麦丰收已成定局,短期内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其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大幅增加,1~4月累计进口小麦69.58万吨,预计5月份的到港量将达50万吨,后期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的月进口量,预计全年进口将达500万吨。冬小麦增产、进口量增加使今年国内小麦短期内供给充足,对小麦市场行情有所抑制。

四、进口小麦成本降低,国内小麦行情上升空间受限

4月份国家出台了对进口小麦免收增值税的政策,且此政策将延续至年底,少了13%的增值税,也就导致进口小麦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海运压力的缓解,海运费价格逐步回落,例如,圣劳伦斯港至中国的运费从年初的75美元/吨跌至目前的45美元/吨左右,运费的降低也使进口小榆橘属麦的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到港成本美国硬红冬麦在1900元/吨左右,加麦在2050元/吨左右,而进口麦与国产优质麦的替补差在150元/吨左右,进口小麦的低成本从某种意义上看,已经为国产小麦行情后市的上涨制定了无形的顶部。

五、面粉加工需求将在第四季度回暖

受利润驱使,前期面粉加工企业加工过剩,导致经销商手中存货过多,采购面粉的积极性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1~4月累计生产面粉927.0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5%。目前已进入面粉淡季,面粉价格低迷,加工企业对小麦的需求较少。另外,目前加工企业普遍拥有一定的小麦存量,因此,近期面粉厂采购小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新麦后熟期的结束,面粉加工也将步出淡季,届时对新麦的需求将回暖,小麦价格也将受到拉动。

综上所述,尽管为了下降机器装备、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飞机和船舶等)运行进程中栒子木的震动和噪声国内新麦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正在逐步转变,此转变仍将支持小麦市场行情长期向好,但由于今年进口小麦成本为国产小麦价格制定了无形的上限,预计6~8月份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将会以稳为主,有出现短暂回调的可能,9月份之后将稳中趋升,但上升幅度和速度都将比较缓和,去年的大涨行情难以再现。

山西长治皮肤医院
河南信阳脑瘫二级医院
霍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枣庄口腔二甲医院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