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银瑞

威海打造绿色人居城市绿化覆盖率达阳春光苦子锈毛络石玉山卫矛贵州锥

2022-09-14 05:02:48  瑞士农业网

威海打造绿色人居城市 绿化覆盖率达43.5%

浙江园林4月4日消息:春天,是播绿的季节。

几十年矢志播绿的威海人,在这个春天收获了绿带来的硕果:全国绿化模范城。3月31日,我市捧回了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这份荣誉分量很重,是国内代表着一个城市绿化成就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标志;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从全国257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凝聚了林业和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这份荣誉影响深远,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向心力在“创城”过程中得以提高。

荣誉的背后,是我市多年城市绿化覆盖率43.5%来坚持生态立市、打造绿色人居的骄人成就:市区森林覆盖率46.5%,城市绿化覆盖率43.5%,城市绿地率达到38.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建制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1.7%,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7.3%……

绿色,让威海充满勃勃生机;绿色,为滨城增添了一抹动人的底色。

播绿:绿满城

绿,是威海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播绿,是威海人永恒不变的追求。

每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威海大地都会掀起一场义务植树高潮。多年来,威海人将义务植树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年年岁岁植树不止。

历届市委、市政府对造林绿化工作都高度重视,各级成立的绿化委员会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5年前,我市就提出了“十五”期间人均每年植树8棵、全市每年植树2000万棵的目标。同时,出台了一条雷打不动的规定:任务指标不变,完成时间不变,标准质量不变,干部换了不变。为了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4次以上林业专题会议,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市主要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植树造林工作深入人心。

自1999年以来,我市在市直部门、驻威单位和市属企业中实行包山头绿化,参加植树的单位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一包几年不变。从2003年开始,我市将包山头绿化工作列入对市直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对包山头植树质量严格把关,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改变了“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市区周围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青山。

从荒滩绿化、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到绿色通道建设、退耕还林地和“四荒”地绿化,威海大地到处都是义务植树的主战场;从春天植树到宜植则植,一年四季威海人播绿不断。5年的时间,全市植树1亿棵,每年绿化投资2亿元以上,累计新增造林面积70多万亩。

80岁高龄的市民殷树山主动领养城市绿地,用自己多年的努力让小区的片片空地添上了培养和聚集1批行业顶尖人材绿阴。乳山市农民姜文德守护荒山20年,用满头银发换得500多亩满山青翠。姜文德说,用心血和汗水换得的绿色,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他还要再守20年,把更多的绿播撒在青山。

正是太多威海人对绿的热爱,绘就了滨城一幅幅生动的绿色画卷。在威海,造林绿化已由单纯靠政府和部门组织,变为全民动手、全社会办绿化。在城市绿化方面,实行社会领养制度,由树木花草认领人按园林部门统一要求,出资购苗,栽植在指定的地点。纪念树、纪念林、团员林、党员林……义务植树的组织形式不断得到丰富,越来越多的适龄公民加入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来。200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起“纪念林”大花雀麦基地。一时间,植“纪念树”、造“纪念林”在威海成为时尚。“城市庭院绿化”、“青春、绿色、家园”、“村在绿中”……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让滨城绿化得以持续发展,形成了“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郊区森林化、庭院花园化”的造林绿化格局。

“从城市到农村,威海的绿绵延不断,浑然一体!”这种绿化特色的形成,缘于我市对绿化的长远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我市把整个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绿化体系,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衔接,努力将各个绿化区域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绿化脉络,使城市绿化浑然一体,做到“以绿绕城、以绿连镇、以绿环村”。这种规划带来了我市绿化模式上的突破:由以消灭荒山为主的单一模式造林,转变为城市和镇村、沿海和山区、平泊和丘陵整体绿化。多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绿色通道林、沿海防护林、镇村园林“五林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形成了近海防护林、镇村绿化、道路绿化、山丘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和风景林“五大绿化体系”:30多万亩坡地、荒山退耕换绿,1600多公里的县以上公路及桃威铁路变成绿化通道,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筑起了绿色屏障,36个镇、800多个村基本构筑起园林绿化的大格局……

护绿:绿成荫

重播绿,更重治绿。威海人50多年造林绿化的丰硕成果,得益于科学严格地管护。

近年来,我市十几个建设项目因没过“绿化关”而被拒之门兴安小檗外。在城市绿地管护上,我市实行“绿线”“绿章”制度,凡不加盖“绿章”的项目,不准开工,不予验收,对违反“绿线”管制、侵犯绿化建设用地的行为一律严肃查处。不断完善的依法治林治绿机制,使绿化管理得以规范化、法制化。

在城市绿地管护上,建立健全了城市绿化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部门管理制、“三包”管理制以及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将绿化养护层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确保了城市绿化管理及时到位,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昆嵛山、伟德山、刘公岛……几年来,我市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处。众多森林公园的落户,得益于我市多年实行的封山育林政策:“10年不修枝、20年不砍伐”,将生态公益林全部死封,封山育林区内草木郁郁葱葱,生物繁衍旺盛。

播绿,更要留住绿。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其结果最少精确到小数1位于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的通告》、《封山育林管理规定》、《森林防火管理办法》、《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绿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提高办案效率,我市组织成立了“威海市督查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重大案件行动队”,实行林政、公安、野保联合办案制度,对林业案件实行审批联席会议和集中审批制度。几年来,连续开展了“跨世纪保卫绿色行动”、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和“春雷行动”等一系列林业严打专项行动,有力地保护了山区绿化成果。

在全市的重点林区,有十几个“电子千里眼”和1300多双眼睛时刻关注着山林的一草一木。从2002年起,我市投资1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使用了森林防火微波图像监控指挥系统,对林区进行全天候、多角度、立体式的监控。2004年,我市又专门组建了森林防火专业队,全市共聘用专职护林员1300多名。从市区到镇、村建起了严密的防护,筑就了一堵牢不可破的防火墙,全市多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郁郁苍苍的古树,见证历史,审视着时世变迁。威海人把一棵棵古树当作“宝贝”用心呵护:城市改造时,道路要为古树让道;古树缺少养分,就为它“打吊瓶”……不仅如此,威海的古树都有自己的档案——一本《威海古树名木》建档登记了全市所有古树名木的年份及经历。这些古树名木在人们的呵护下,虽历经几百上千年沧桑,仍然苍劲古朴,生机盎然,继续见证着威海这座城市的发展。

由重造轻管转变为造管并举,使全市造林绿化成果得到科学、有效保护,保持了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兴绿:绿更浓

今年2月,乳山市首次将2.6砂狗娃花万亩荒山的经营权进行拍卖,用市场化的手段对荒山进行绿化粉姬木属和管护;荣成市从今年开始无偿提供土地给育苗企业使用,将一批重点工程的绿化和管护推向市场……在威海,绿化不再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近年来,我市探索出了一条造林绿化的有效投资机制:运用物质利益的原则,积极放活林业经营权,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领域聚集,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建设、共同发展林业的环境,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资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2004年,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市启动。自此,林地的使用权实现有偿转让,所有权、使用权实现分离,权属得以明确,造林者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育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更高了。以往依靠行政命令植树造林的现象开始改变,农村资本、城市资本、国外资本纷纷参与林业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放开、放活。

2005年,我市再次加快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确定了“两权分离,谁造谁有,以民为主,民办公助”的改革方向,制加上加工大幅度降落到每千克百元级别定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林业生产经营。优惠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将目光投向林业,以林生财,一时间,上规模的苗圃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园、名特优新经济林园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乳山市午极镇杨家庄村的杨洪岗承包荒山搞开发,目前已植干杂果3万多棵。乳山电业总公司、文登电业总公司各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育黎镇和龙山办事处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依托林业发展生态旅游。文登市米山镇确立了以速生杨为主的万亩退耕还林富民工程,与日照纸浆生产企业、广饶华泰造纸集团签订了木材购销合同,发展“订单林”,吸引了当地众多群众参与造林……全市有近30万亩宜林地、退耕地、“四荒”、河滩库区等被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承包,一片片生态公益林成为当地群众的“绿色银行”

唐山肠胃医院排名
心脑血管三甲医院
大连第六人民医院
重庆甲亢三甲医院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