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金冬青

豪车车主更不愿意礼让行人?你知道的太多了氮化锰铁

2022-12-08 00:21:19  瑞士农业网

豪车车主更不愿意礼让行人?你知道的太多了

文|李一帆

这两天,一条关于#研究称豪车车主更不愿意让行人#的新闻被顶上了微博热搜。

据CNN报道,最新研究称豪车车主更不愿礼让行人,汽车价格每增加1000美元,减速可能性就下降3%。

这来源于赫尔辛基大学的一项调研,他们调研了1892名司机,发现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固执、讨人厌的人更有可能拥有如奥迪、宝马、奔驰等高档车型。

意料之内,评论两极分化地炸锅了。

一些人跟风狂踩:

“买高档车的刚需不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吗?不就是要践踏着别人才好体现优越……”

“哇,原来没有钱是因为自己太善良了……”

“资本论就讲了啊,越自私越有钱。”

一些人觉得太过片面:

“可是我遇到的大多豪车车主都更加懂礼让,汉中害,我遇到的那些车主,也活该有钱。”

“我过马路时给我让道的都是好车啊。”

“国内我感觉不是诶,开国产车素质最低,BBA礼让行人概率最高。”

也有些插科打诨的:

“取决于路口有没有摄像头抓拍吧。”

“意思是车价增加33000美元就见人就撞?我是不是扛了。”

总之,这项调研戳中了所有人的嗨点,从发布到上热搜,只用了一个小时。

看着这些群情激奋的景象,我就忍不住在想:

为什么咱们特别喜欢研究豪车车主呢?

标签贴着贴着就习惯了

“豪车车主”这个群体,似乎从未离开过媒体和调研机构的视线。

较早开始通过大数据研究“豪车车主”的,大约是胡润。

胡润百富在2014年首发了一纸《2014中国豪雷蒙机华车品牌特性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第一次用大数据、标签化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中国豪华车车主有什么特征?不同豪华品牌车主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他们彼此眼里的对方又是怎样的?等等。

他们选取的八大豪华品牌分别是奥迪、宝马、奔驰、沃尔沃、雷克萨斯、路虎、凯迪拉克和英菲尼迪,这本白皮书在2014年帮胡润赚了不少流量,因为有些标签,的确“噱头”满满。

比如《白皮书》里有其对各个品牌车主的身份总结,奔驰车主,顶着企业家、成功、财富的光环;宝马车主,则是炫富、讲究排场;沃尔沃车主形象饱满,低调、注重精神生活和家庭;而路虎车主,多高调、暴发户。

还有对各品牌车主个人和家庭信息的总结,奔驰车主的平均家庭总资产是英菲尼迪车主的两倍,所有品牌只有宝马车主女性居多,学历上,则是沃尔沃车主学历最高,凯迪拉克车主最低。

也不乏对车主性格的描写和画像,这也是大多数读者最爱看的部分,越标签越劲爆嘛。

像宝马车主的社会身份,胡润百富总结的是暴发户、富二代、全职太太、二奶;路虎车主,则是暴发户、富二代、影视明星、新富人群、包工头等等。这些关键词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是爆点。

《白皮书》里还专门有个章节,是品牌负面新闻的影响。其总结了豪车车主涉及飙车肇事、酒驾肇事、醉驾肇事、蛮横打人等的负面新闻,并按品牌分门别类,发现宝马车主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品牌,逼近7成,而沃尔沃是八个品牌中比例最低的,几乎为零。

尝到传播甜头后,2016年,胡润百富再次更新了《2015~2016中国豪华车品牌特性研究白皮书》,调研对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保时捷品牌。

他们依然采用了和两年前类似的逻辑——

个人和家庭信息八卦一遍。

再给车主贴贴标签,比如宝马车主的二奶、暴发户形象在中国依然坚挺,而路虎竟然在中国和欧洲都和“包工头”有着逃不开的默契,雷克萨斯则多是中层领导的健康形象。

然后给品牌也打个印记。比如奔驰是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雷克萨斯代表着绿色环保、舒适实用。

唯一的不同,就是在中国大陆调研的基础上,胡润百富增加了对欧洲豪车车主的调研,两边对比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中、欧豪车车主的形象有什么差异。(然后人们对路虎车主“包工头”的形象更加深信不疑?♀?)

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胡润当然不是唯一盯上豪车车主的机构,你一定还记得三年前的2017年,高德地图官方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那年的报告特别新增了一页内容,就是统计了几大豪车车主最爱去哪些场所。

从奔驰到沃尔沃,前六个豪车车主“最爱去的地方”,每个品牌都有4~6个地点,奔驰车主偏土豪,宝马车主爱购物,沃尔沃车主较文艺,英菲尼迪好娱乐项目……可唯独到了凯迪拉克,选项仅剩一个——洗浴推拿场所。

那晚,这页报告,火了。

后来2018年,天猫新品创新中心也发了个《天猫豪华汽车车主用车趋势白皮书》。

这本白皮书比较简单,是给整体豪车车主形象做的画像(大约也是订单量还不足以支撑分品牌画像)。

他们总结了天猫60万元以上的豪车车主,年龄主要在25~34岁,超过70%已婚有儿女,家庭年收入多在90~150万元,热爱出境游、运动、文化娱乐,和一些特别的汽车配置。

除了企业机构,媒体们也喜欢把选题放在豪车车主的身上。

数据冰山之前和易车联合做过一期《大数据画像:宝马车主究竟有多任性?》,通过调研易车网、车管所和违章代办企业的数据,给出了宝马车主的画像:褪去暴发户印象,东南部中年精英为主,御姐居多。

他们甚至总结了宝马车主们在易车网留言中的高频词汇,手表、豪车、敞篷、旅游、高尔夫……土豪形象跃然纸上。

就连被称为最懂300万直男的理工男杜绍斐,也按捺不住将豪车车主标题党的欲望。

当年那篇《北京三里屯泊车服务员:我眼中形形色色的豪车车主|真实故事》,细节里处处藏着对豪车车主的窥视。

“泊车员内部也塑造出了某种不想让外人知晓的鄙视链: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这些总归会高看一眼,伺候地更细致些;超跑昂贵且不易操纵,小心加小心是必须的;相较之下,奔驰宝马显得稀疏平常,开起来顺畅且放松…”

“看见那两台黑色奥迪A6了吗?也不是说人家便宜啊。只是在三里屯工体这一带太不起眼了。当然,车牌牛x的除外。不是指好几个8的那种啊。”

还有明里暗里对车主的素描。

“某个秋夜,阿贤接到新订单,赶忙小跑到路边等候车主出现。那是一辆奔驰S350,开车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副驾上坐着一个面庞稚嫩的小美女。阿贤按礼节规定,想先给驾驶员开门,然后给副驾上的女士开门。然而那个小伙子对自己爱答不理,一个劲儿和姑娘打情骂俏。阿贤只得敲了敲玻璃,提醒对方下车交接。小伙子摇下车窗,没好气地来一句‘等会儿不会啊!着什么急啊?!’说完继续逗弄着姑娘。”

再想想不知道有多少人画过的不同版本的《豪车车主眼中的自己和眼中的他人》。

豪车车主,绝对是调研机构、企业和媒体的选(ying)题(xiao)富(bao)矿(zang)。

就连经销商也会忍不住凑热闹呢,俄罗斯大型汽车经销商Avilon就专门研究过豪车车牌号,发现莫斯科最受欢迎的车牌号都是三个相同数字:333、777、999和888,还有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007也是豪车车主挚爱。

嗯,就感觉豪车车主身边的“摄像头”,无处不在。

豪车车主去哪儿和你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研究豪车车主?凯迪拉克车主去哪儿,人们真的这么关心嘛?

无解肥,反正只要贴上“豪车车主”的标签,流量就是会燃爆,连社会新闻都是这样嘛:

“河南郑州出租车司机:被宝马车主当场打死,出租车司机素质低?”

“摩托车主花15万买车位,宝马车‘坐享其成’,车主做法让人解气”……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淡化事件本身,过多关注“主角”的身份背景。

想想胡润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靠围绕高净值人群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出白皮书,目标客户群就是高净值人群,富人的五花八门各种排行、入榜门槛、行业、地区、性别、年龄以至“神秘的第一桶金”等等,每次发榜,都能成为媒体和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什么不以低净值人群为目标客户群呢?为什么没人关心经济型车主晚上去哪里呢?为什么富人群体被如此放大性关注?可凯迪拉克车主去哪儿,到底和咱有什么关系?

我想一方面,仍旧是仇富心理在作祟。

2013年,凤凰财经发起过一次“中国人财富观大调查”,其中有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财富?”竟然有多达6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罪,只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能巨富”,只有3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德,只有努力创造价值的人才可能致富”。

这是种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心态,所以尤其是对选择前者的受众来说,他们内心其实非常希望看到“宝马车主多二奶”、“凯迪拉克车主爱去洗浴场所”这种符合他们对豪车车主心理预期的消息,尤其是这种来源于大数据,自己方便“客观转发”的。

正因如此,媒体、机构在发布“富人群体”相关新闻时,也会赋予负面信息一定的权重,读者爱看什么,咱就报道什么。

另一方面,乳化剂更是窥探心理。

窥探心理很正常,几乎人人都有,翻别人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就是表现之一。但这种大多是不为人知的个人行为,而对一个群体的窥探就像是一场尽人皆知的大规模狂欢。

人们关注富人,通常是两个目的,要么是想靠近这个群体,重塑自己;要么则是想通过富人的负面新闻,去除富人群体拥有的财富光环,看到一个个真实有缺陷的人,慰藉自己。

当然也可能是纯粹的好奇,因为距离富人远,所以想通过社会调研提炼出的富人生活形态,揭开富人神秘面纱。为什么不去窥探穷人?穷人有什么好窥探的呢?

宝马车主和吉利车主

早晚都是一波人

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沉迷的仅仅是外界和自己对所谓“富人群体”的过度解读。

我们不说穷人思维、富人思维那些事儿,抛开经济,回归生活,人的本质是没有贫富之分的。

2018年,市场调研公司舆观YouGov做过一次调研,调研结果的核心,就是除了贫富差距,美国富人(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与非富人在其他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比如提到怎么评价自己,富人和非富人都认为自己诚实、聪明、友好、忠诚和独立。

提到价值观,大家最重视的前三位都是友谊、自由和生活稳定,而最不看重的东西都是权威、权力和地位。

而提到对未来的焦虑,他们担忧的同样是孩子的未来、医疗保健系统、教育质量、个人信息安全和枪支管制等等。

所谓富人和非富人,豪车车主和经济型车主,呼吸的空气,是一模一样的。

回归到汽车,未来开ABB的“成功人士”,很可能就是十年前开五菱宏光的有志青年。

当然,场景也可能反过来。

很多年前,李书福在一档访谈类节目里说过:

“买吉利车的人,可能原来是开摩托车的,开不知名车的,反正不是开宝马奔驰的。他们不会是首先开吉利车的人,但我相信吉利车主的感受会在未来影响到他们。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被人接受的过程,开宝马奔驰的人未来一定会认识到,吉利汽车其实也不错,我们可以不买宝马奔驰,而是买吉利汽车。可能这需要很长时间,但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其实这一天,已经到来了。

所以,开什么车并不代表什么,还是撕掉奇怪的标签,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办公维修N110)上海离婚纠纷辩护律师
深圳夫妻离婚财产怎么分割
上海离婚案件
上海离婚股权律师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