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相马石杉

虾稻共作实惠多每天都能有钱赚矛叶飞蓬

2022-06-28 08:50:58  瑞士农业网

“虾稻共作”实惠多每天都能有钱赚

一亩耕地可以同时既种庄稼又搞水产养殖吗?如今,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生产方式却融洽地结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互相滋养,在荆楚大地上蔓延开来,构建起稻田综合种养的雏形。

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和潜江市,行走在江汉平原,望不到边的稻田垂下沉甸甸的谷穗,黄绿相间的田野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在大片的有着回形沟的稻田上,一行行大大小小的鹭、鹳等水鸟飞翔追逐,旁边的回形沟也不时有龙虾、甲鱼、泥鳅、螃蟹等水产品冒出水面,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象,一种新型稻谷和水产品绿色食品标准综合种养模式展现在记者面前。

这就是湖北省水产局近些年来大力推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3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和“虾稻连作”生产模式195万亩,“稻鳖共作”、“稻鳅共作”等生产模式5万亩。产值从10年前不足3亿元猛增到110亿元,水产品产量从几千吨增长到20多万吨。

养好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养虾必须种好稻

记者来到地处洪湖西岸的监利县汴河镇匡老村兴星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徐星东正在田边与理事长徐幼堂商量水稻收割机械作业问题,一谈到“虾稻共作”,他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是低湖田,水稻一年只能产一季,常年产量就是千把斤。为了增加收入,我从2001年开始搞蟹虾混养,50亩稻田一年下来纯利润也就5万来块钱,而且人工和饲料成本高,利润低。自从2010年搞虾稻共作,这4年来,50亩稻田,每亩最高产虾可达130公斤,年纯收入20多万元。”

当记者问到养好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徐星东回答说:“关键就是要想养好虾必须先种好稻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养虾,种水稻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撒化肥、喷农药,必须少用或者不用农药化肥。这样的水质才能保证小龙虾养殖。”

“那不用化肥农药,水稻的施肥和除草怎么办呢?”

“一开始我也担心这个问题,可是经过实践,第一年下来我发现不仅水稻没有减产,反而质量还上去了,比一般的稻子每斤还能多卖一两毛钱。你看小龙虾的主要食物是杂草,我不用打农药草就除了;另外,小龙虾的排泄物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它直接进入地里,我也省去了施肥这一个环节,还有就是以前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秸秆现在直接还田,腐熟后可以培肥地力。‘虾稻共作’真可谓是一举四得。一是粮食不减产而且品质高了,二是养龙虾收入高了,三是农民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四是少打农药、少施化肥,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

据监利县水产局局长王道先介绍,虾稻共作是一种高产高效、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稻田新型种养模式,可达到虾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为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粮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利县已开发虾稻共作面积20余万亩,每亩对比单一种粮增加纯收入4000元。今冬明春,监利将通过财政奖补方式,鼓励各地再开发高标准的回型池虾稻共作模式3万亩,可直接增效1.2亿元。

“虾稻共作”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

每天都能有钱赚

监利县棋盘乡沈塘村61岁的农民张世广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种水稻每亩地要使用50斤磷肥、60多斤氮肥、20斤药水,加上种子差不多要花800多块钱。而水稻产量也就1000斤左右,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呢,只有在连绵阴雨的时候才打一次药,我今年肥料才花了10元,而产量却有1300多斤。我种了30亩地,稻子的收入就可以到5万元。再说养虾,养虾是把原来不种作物的那一季时间变成了小龙虾养殖的时期,变农闲为养虾,阴历3月下虾苗,正是农闲,4月、5月、6月起虾,不耽误插秧,起虾时节的3个多月里,我们老两口每天早上起来都能捞个两三千块钱,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弄到四五千块钱。真是每天都有钱赚!”

沈塘村支书黄尚中自豪地说:“现在全村2600亩稻田中,2200亩是虾稻共作养殖模式,1亩地可产成品虾120公斤~130公斤,水稻600余公斤,1亩地纯收入将近6000元。这种养殖模式好管理、投入少、省人力、产出高,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做生意了,一对留守的老夫妇一年纯收入大都在10多万元,一般一个对子劳力可以轻松种养100亩面积,由于面积不够,都把种稻养虾当作一种消遣。”

与原有养殖模式相比哪个好?

还是标准化养殖好

记者在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千亩小龙虾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看到错落有致、方方正正的回字形水塘,中间是马上就要收获的稻谷,四周是水塘里伫立着的水温监测计、诱虫灯、渔网、小船等生产设施。这里所出产的小龙虾和稻谷全部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

基地的养殖户张启仁还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张家窑现在这里从事的可是更高效的‘虾稻共作’模式,按照《潜江小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效益比以前翻了番。我们现在虾稻共作模式,一季稻可产稻谷1000斤左右,一季小龙虾的可产虾300多斤,这样儿一亩田地的两项加起来纯收入就能有4千多到5千块钱,是过去种一季稻谷、油菜收入的3倍、4倍。”

在养殖户郭光华的稻田里,他高兴地说,还是虾稻共作标准化生产好,家里承包的70亩稻田,今年一季的小龙虾可以收入24万元,稻谷4万元。

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告诉记者说,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是“虾稻连作”模式衍生而来。以前的‘虾稻连作’模式,在稻田开挖简易的围沟,把小龙虾在围沟里面放养,稻田排水整田的时候,就把小龙虾全部捕捞出售,冬闲田在冬春季节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小龙虾能卖不少钱。2001年春天,当地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褚洪云率先探索出小龙虾野生寄养与水稻的“虾稻连作”,因投入小、效益高,受到农民的认可,小龙虾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稻田里的挣钱的“宝贝”。现在“虾稻共作”模式,克服了原有模式一亩田只能收一季虾的矛盾,将原有的围沟加宽加深,在整田、插秧时给小龙虾提供了生存空间,整田、插秧后再把幼虾引到稻田里继续生长,到了8月、9月就能再卖一次虾,可成倍的提高收益。在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通过3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成的生产体系和管理办法,并由中国渔业协会于2013年5月16日正式颁布实施。后湖管理区张家窑“虾稻共作”基地严格按照《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对围沟的宽度深度,防逃设施的设置和各项生产环节的管理都严格要求,标准化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基地平均亩产小龙虾400斤,稻谷还有1200多斤,亩平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

为了便于技术推广和农民操作,湖北省出台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虾稻生态种养技术操作规程》、《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规程》、《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操作规程》、《稻鳅共作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其中,《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未来发展有何规划?

力争再扩大 100万亩

近年来,湖北省在“虾稻连作”模式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涌现出“虾稻共作”、“鳖虾鱼稻共作”、“稻鳅共作”等一批生态高效新模式,开辟了一条稳粮增效的新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界限和发展理念,通过水稻、水产两大优势产业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有效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拓展了种养业发展空间,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

湖北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农业资源、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全省现有水田近2600万亩,适宜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闲田600余万亩,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巨大。假如全省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就可为农民增收150亿元,可提供50亿斤有机稻谷,可增加近50万吨优质水产品,将为湖北省农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介绍,湖北省正在拟定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下一步全省将坚持部门引导,农民主体,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模式,按照集成化技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力争到2017年,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力争再扩大100万亩,达到300万亩。

空气弹簧爆破试验机

石墨电极抗折抗压强度测试试验机

机车陶瓷绝缘子弯曲破坏测试机选择什么形状的试样厂家

人造板拉伸试验机

减震器阻尼系数试验机

钢筋弯曲试验机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